betway官网 是一所有30多年历史的省内唯一一所建筑类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现占地近200亩,共设有建筑工程、道路桥梁等20多个专业,目前在校学生6000余人。建校3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2万多名建筑类高级管理技术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学院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在师生中广泛深入开展了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并紧密结合学院实际,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荣辱观的学习宣传教育,一手抓实践荣辱观的具体内容,做到“四个结合”,结合学生素质教育、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学生日常管理、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使学生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实际行动中实践“八荣”、反对“八耻”,使全院师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推进了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要立足于全面深入学习和宣传,让全院师生了解和掌握“八荣八耻”具体内容。为此,学院立足现有宣传媒体,挖掘学院现有宣传资源,以广播、音像、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开展“八荣八耻”宣传。学院所有宣传橱窗均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所有班级教室均制作荣辱观教育专栏宣传。校广播室制作了荣辱观教育专题节目,校报开辟了荣辱观宣传专栏,及时报道荣辱观教育有关内容。学院教职工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荣辱观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熟悉和掌握荣辱观内容、重大意义。学生中开展坚持八荣、反对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整个学校从校园到班级,从报栏到各个宣传舆论阵地全面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宣传活动,荣辱观宣传教育深入到学院各个层面,形成了全院开展荣辱观学习宣传的良好舆论氛围,为深入开展实践“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打下坚实思想舆论基础。
二、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主题实践活动。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荣辱观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落实到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为此,学院党群各部门、各系、各教研室、学生各社团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针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缺乏勤俭办事、节俭花钱、大手大脚、在用水用电用餐上存在浪费现象,组织开展了“建立节约型校园”大型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培养学生节俭意识;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院在全院大学生中组织开展了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知荣辱,树新风” 为主题的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增强了学生读书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中华美德素养;学院坚持在学生中开设音乐欣赏、美术等选修课程。学院艺术教研室组织学生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不定期排演文艺节目,参加省建总公司、甘肃省文艺演出,同时学院落实“高雅艺术进校园”方针,坚持每年举办两次大型歌舞晚会,邀请省内演艺界知名演员与本院艺术团学生参加演出,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学院通过举办大型田径运动会、各种体育比赛、倡导早起床、早锻炼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通过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组织心理健康调查和咨询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学院在毕业生中开设职业理想和职业选择课程,招生就业部门通过举办职业道德和求职应聘模拟比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降低就业的期望值,培养学生必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通过举办反对邪教、远离毒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上述这些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融荣辱观教育于其中,主题实践活动成为对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的有效载体,使学生在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有了提高。
三、结合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开展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重在实践。“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知易行难,行重于言”。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最根本的就是要躬行实践、见诸行动,把“八荣八耻”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变成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标准和自觉行动。学院在实践“八荣八耻”具体内容方面,结合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抓住点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观念成为习惯,使规范变为行动。切实在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加强个人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努力做到慎始、慎独、慎微。本学期初,院党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举办了“弘扬民族精神图片”展览,组织学院近4000名师生观看了共有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13种民族精神在内大型图片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首先从爱家、爱校开始,引导学生开展“三个做人”活动,即引导学生努力在家庭中做一名好成员,理解父母、关爱父母、孝顺父母,学校里做一名优秀大学生,品格高尚、仁爱信义、勤奋好学,热爱学习、热爱同学、热爱班级、热爱老师、热爱建院,在社会上做一名合格公民,尊老爱幼,信守公德。以此为指导,在学生中开展了珍惜亲情、关爱父母活动,开展了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在公交车上为他人让一座、关爱弱视群体等活动,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做人、诚信履历活动,学生自发组织开展了回收废旧电池、倡导垃圾入箱、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筷子和塑料袋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通过这些点滴小事,引导学生培养仁爱之心、爱国之情,树立诚信意识、科学意识、读书意识、节俭意识、礼貌意识、健康生活意识和遵章守纪意识等,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
四、加强学生和教职工管理,引导师生实践“八荣八耻”
针对青年学生意志力不强、自我控制意识差的问题,学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若干规定,坚持学院半封闭管理制度,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日常影响;实行学生上晚自习制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加强考试监考力度,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对屡教不改的个别违纪学生进行严肃处理,并向学生公布,用严格的校规校纪约束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生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学院建立了一系列诸如团组织、学生会、大学生政治理论研究会、校园文化建设中心、文学社、书画社、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大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等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机构,拥有会员近600人,在荣辱观教育活动中这些社团充分发挥在学生中组织引导作用,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起到了很好示范带头作用。
在全院教职工中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学院制定出台了《教师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暂行办法》、《行政工勤人员工作事故认定及处理暂行办法》相关文件,对教职工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规范,引导教职工做实践“八荣八耻”典范。这些加强师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度的实行,为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了良好制度环境,极大促进了师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结合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努力营造实践荣辱观的良好氛围。
好的校园环境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方面,学院舍得投资,积极在改善校园环境上做文章。实施校园绿化、亮化工程,植树、种花、种草,改善校园道路,硬化地面,新架设路灯、反射灯,建成学院校园文化广场,使学生们日常文化生活有活动场所,学院投资在学院道路两傍制作了近百块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的中外名言警句宣传牌,学院成为环境幽雅,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学院获得“兰州市精神文明单位”和“兰州市园林化单位”光荣称号,成为所在晏家坪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舒适幽雅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思想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增强了实践“八荣八耻”效果。
荣辱观教育活动,推动了学院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建院学生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目前毕业生已在国内20多个省市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以上。毕业生也以懂理论、擅操作、会管理、职业意识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