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济普查显示,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0.95万个,占7.4%;集体企业1.49万个,占11.6%;私营企业6.69万个,占52.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0.08万个,外商投资企业0.08万个,均占0.6%;其余类型企业3.51万个,占27.6%。
目前,外国公司可以在中国境内承揽由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以及外商投资的工程,并可与中国公司建立合资或合作建筑企业共同承担部分国内项目。据建设部统计,目前在中国注册的外国承包商有287家,另外有1000多家中外合资、合作建筑企业,人事土木工程建设、线路管道及设备安装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这些公司中,主要是来自香港地区、美国和日本的公司,欧洲公司相对较少。
中国巨大的建筑规划市场份额刺激了越来越多外资所在华扩张步伐。2004年第三季度,在城市营造专业技术及管理服务领域为欧洲规模最大的上市顾问集团公司英国阿特金斯集团将办公室迁入租金昂贵的来福士广场,办公面积骤然扩大为之前的三倍。11月份,在加拿大建筑规划所中排名前十的两大公司Crang&Boake和Young&Wright,也完成了在华业务的全线合并。12月,美国捷得国际建筑事务所宣布将在沪成立中国总部。此外,由于我国建筑业对塑料管材和型材的需求量大增,目前大连实德公司已向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订购了约400台挤出机设备。据了解,克劳斯-玛菲公司2005年将先向大连实德供应大约260台挤出机,占该公司年生产能力的2/3,其余将在两年半内交货。
据悉,近两年来,上海市一些重大项目的规划方案多采用国际招投标,几乎国际上的知名建筑规划企业已悉数到场。由于成立可独立运营的设计公司,需获国家建设部审批,手续复杂。因此,目前外资所多以办事处的形式在沪经营。统计数据表明,世界排名前200位的工程公司和设计咨询公司中,目前有140多家在中国设立了办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