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地处兰州市七里河区,校内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实习实训室、图书馆、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CAD教室、学术报告厅以及宿舍楼、食堂等教学教辅设施;拥有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和电教中心,先进完善的教学设备;学生礼堂、公寓宽敞明亮,食堂、餐厅整洁有序;文化广场充满现代气息,体育场标准规范,近9千平方米大型综合体育馆设施齐全。
学院实行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有工会、团委、党委办公室(含组织部)、行政办公室(含人事处)、党委宣传部(含党委统战部)、党委学工部(含学生处)、招生就业处、财务处、基建处、培训处、后勤处、保卫处(含宿舍管理处)、离退休管理处等党政管理机构;设有教务处(含科技处)、实习实训处、建筑工程系、交通工程系、环境与市政工程系、建筑管理工程系、基础课部、实验室、图书馆、电教室、建筑设计院、监理公司、环境监测公司和职业技能鉴定所等14个教学、教辅机构。
学院以举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兼有成人高等教育、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办学形式,面向全国招生,现招生范围扩大到12个省市区;现有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给排水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25个专业。形成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给排水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骨干品牌专业。
学院注重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在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了校内校外相结合、校企合作、较为完善的实验、实训及实习体系。目前学院建有设施齐全的土工实验室、建材实验室、建筑工程仿真模型实验室、水暖仿真实验室、道桥专业仿真实验室、工程造价专业技能训练室、招投标模拟室等二十多个实习实训实验室,实践教学仪器设备配套齐全,教育教学用计算机693台,现有教学仪器设备2227台套,设备仪器总值1475万元;同时建有设施先进配套、应用软件门类齐全、教学效果突出的多媒体实践教学体系;学院以甘肃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及下属单位为主体,建立了60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点达200多个,每年可解决1000多人次的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了到一线实习、实训、锻炼的良好环境;学院现有固定资产 7871 万元,图书馆藏书20多万册。
学院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师资力量。经过多年锤炼,造就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88人,教师173人,“双师型”教师89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3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9人。学院另聘有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做为兼职教师,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学院坚持毕业生“双证书”制度。学院设有针对建设行业的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是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建筑业与房地产企业工商管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等培训基地,在满足校内学生技能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与培训,目前学院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0%以上;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深圳甘肃助学金”、“学院奖学金”、“学长奖学金”、“一建育才奖学金”等11种奖学金,在校生受奖面达到35%。并为特困学生制定了一系列扶助措施,激励和资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学院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建立了人才需求网络、人才市场需求信息栏,同时在院内举办人才交流洽谈会,努力拓展就业渠道。毕业生因懂理论、能操作、会管理、职业意识强而备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培养出的毕业生不仅在省内就业率高,而且还受到其他省(区、市)企业的欢迎。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甘肃,服务全国,面向建设行业,以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较强,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加强内涵建设,科学统筹学院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构建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师资力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为创建一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实现建设创新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新校区建设规划落实,教育教学、硬件建设达标;逐步将学院建设成突出建筑特色、紧跟建设人才市场需求、专业布局合理(强干固支)、强调模块技能教学、推进产学紧密结合、培育建院文化底蕴的省内一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甘肃省建设行业人才重要培养基地。
根据各专业和行业特点,实施“订单式”、“工学交替式”,培养模式,推行毕业生“双证书”、“多证书”制度。
学院坚定高职办学理念,紧跟人才市场需求,确立了“立足甘肃,面向全国,培养建设行业施工、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基础知识实用、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厚实、综合素质充实的‘四实’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建设行业办学,坚持与建设行业、企业密切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专业,以岗位技能为目标定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恪守“志高、笃学、有为、创新”的建院精神,以服务建设市场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建立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办学效益的可持续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学院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强内涵建设,科学统筹学院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构建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争创省内一流高职学院的发展目标,学院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发展规划更趋合理。
规划到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达到5000人;年培训专业管理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农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鉴定等5000人次以上;
以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给排水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四个精品示范专业为龙头,在继续发展现有25个专业同时,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情况的预测,以就业为导向,更新办学理念,调整专业设置,主动服务社会。
“十一五”期间,学院将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引进教师以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为主,逐步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知识技能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到2010年专任教师及外聘兼职教师数量达到320人左右,其中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中“双师”素质的教师占70%以上,教授、副教授的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0%以上,大多数专业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35%以上。
近二年来,学院教师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 125篇,参与各类教材编写13部,自编教材7部,获省级科研成果7项。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促进课程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
34、我院如何明确办学方向,创新办学思路,使产学研结合不断深化?
围绕学院培养目标,在学院办学指导思想中提出了“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明确了产学研结合要以产学结合、教学方法手段研究探索为重点,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学院技能鉴定、校办产业要以优先服务校内师生实习实训为